在日媽媽的育兒生活網誌
育兒指南

【日本育兒】日本幼兒服務全攻略:從0歲開始的安心選擇(託兒所・幼稚園、公立・私立)

對於正值育兒階段的家長而言,選擇合適的幼兒服務不僅關乎孩子的成長,更直接影響家庭生活的平衡與質素。日本的幼兒服務體制結構清晰、選擇多元化,為0至6歲的幼兒及其家庭提供各種支援。無論是雙職家庭還是家庭主夫/婦,都能找到合適的方案。本文將全面介紹各種幼兒服務種類、適用年齡等,助你在育兒路上作出明智選擇。

本文會和你分享:
  • 日本主要的幼兒服務種類
  • 適用年齡和對象
  • 各種服務的優點・缺點

幼兒服務全攻略

託兒所(保育園):育兒與就業的最佳後盾

  • 適用年齡:0歲至6歲
  • 主要對象:需外出工作或有特別需要的家長
  • 種類:認可託兒所・認証託兒所

託兒所屬於託兒機構,重點在於照顧孩子而非學術教育。可細分為以下幾類:

1. 認可託兒所

  • 符合國家制定的標準(如師生比例、空間、衛生等)
  • 由地方政府認可設立
  • 可分為公立(由地方政府經營)與私立(由法人、宗教或非營利團體營運)

優點:

  • 有政府補助,收費相對合理(按家庭收入計算)
  • 設備齊全,師資標準有保證
  • 提供午餐和下午茶
  • 多數提供延長託兒服務,方便雙職家庭

缺點:

  • 入園競爭激烈,需通過申請與評分制度
  • 時間及操作較制度化,彈性相對較低

🫛豆知識:
各地方有各自的評分制度多以需外出工作的父母為對象,而且0歲班提供的託兒所或名額很少,所以事前最好收集資料,確保自己符合申請。

2. 認証託兒所

  • 符合地方政府獨自制定的標準
  • 為配合大都市育兒需求(例如:東京都認証託兒所)
  • 與託兒所直接簽定合約

優點:

  • 地點靈活,常設於交通方便地段
  • 入園門檻較低,安排更彈性
  • 視乎託兒所標準,有提供午餐和下午茶或可自備食品
  • 開放時間比認可託兒所較長

缺點:

  • 政府補助較少,收費較高
  • 部分設施規模小,設備有限

🫛豆知識:
認証託兒所開放時間較長,方便非朝九晚五的雙職家庭,但規模較小和收費較高,事前參觀可多了解是否適合孩子。

適合家庭

  • 雙職家庭或單親家庭
  • 希望孩子盡早適應群體生活
  • 重視便利性與彈性時間安排的家庭

幼稚園:以教育為主的學前啟蒙

  • 適用年齡:通常為3歲至6歲
  • 主要對象:可安排時間照顧孩子,並重視教育啟蒙的家長

幼稚園屬於學校體系,受文部科學省監管,重點放在幼兒的教育發展。

1. 公立幼稚園

  • 由地方政府設立及營運
  • 地方政府管理,課程較為統一

優點:

  • 收費低廉,大多不用穿校服,額外開支較少
  • 幼稚園生人數較少,老師能提供較多個別關注

缺點:

  • 以4歲開始至6歲為期2年,較其他幼兒服務短
  • 沒有校巴提供,需自行接送
  • 大多需自備午餐便當
  • 開放時間至下午二時較多,需自行安排課後活動

2. 私立幼稚園

  • 由法人、宗教團體、學校法人營運
  • 教學風格多樣化,有特色課程(如語言學習、藝術教育)

優點:

  • 可選擇符合家庭教育理念的課程
  • 多數設有課後活動或延長照顧時間
  • 附屬幼稚園提供一站式升學服務,由小學、初中到高中,甚至大學,但需符合其學校的升學標準

缺點:

  • 收費較高,另需準備校服、書包等額外費用
  • 資源與質素差異大,需謹慎選擇
  • 各自制定入園制度,部份需面試、筆試

3. 國立幼稚園

  • 由國立大學或高等教育機構所設立的教育機構
  • 通常與該大學的教育系或研究機構有連結,常作為實習或教研用途

優點:

  • 師資多為具備教育背景或受訓中的專業人員
  • 學習環境豐富,常有創新或特色課程

缺點:

  • 名額非常有限,入園競爭激烈
  • 多設於大學校園內,地理位置未必方便

適合家庭

  • 重視教育內容與學習氛圍
  • 願意配合學校時間與活動的家庭

🫛豆知識:
幼稚園各有特式,特別是知名私立和國立幼稚園,入園競爭非常激烈,家長需要配合參與學校活動,如有興趣,最好事先參觀學園了解清楚環境、校風和是否適合孩子性格。

綜合型幼兒園(こども園):教育與託兒的完美結合

  • 適用年齡:0歲至6歲
  • 主要對象:希望孩子在同一環境中持續接受教育與照顧的家庭

綜合型幼兒園為日本推行的新型幼兒設施,將幼稚園的教育功能與託兒所的照顧功能結合,提供一站式服務。此制度由地方政府認可設立,結合教育與福祉兩種資源管理。

優點:

  • 減少轉換設施的需求,孩子可穩定發展
  • 同時滿足教育與照顧需要
  • 延長託育時間、課程彈性高

缺點:

  • 數量仍在推廣中,部分地區選擇有限
  • 入園流程各園自訂,需逐一查詢

適合家庭:

  • 想讓孩子穩定於單一環境成長
  • 需要長時間託兒又重視早期教育的家庭

家庭保母(保育ママ):小規模的親密照顧選擇

  • 適用年齡:0至2歲
  • 主要對象:尚未適應集體生活的幼兒

優點:

  • 1名家庭保母對2至3名幼兒,照顧細緻
  • 服務地點為保母的家中,孩子較易適應新環境

缺點:

  • 設施及教育資源相對有限
  • 特別重視保母資歷與信譽保障

適合家庭:

  • 育有低齡幼兒
  • 期待得到細心照顧
  • 視乎保母家庭情況,服務時間可相談

番外①:企業型託兒服務:支援公司員工安心上班

由企業自行設立的保育設施,接受政府補助,目的是提升企業員工的育兒支援,部分亦會開放予地區居民申請。

優點:

  • 配合員工的工作時間,包括土日、夜間服務,彈性相對較高
  • 員工子女優先,亦接受一般申請
  • 收費相對合理,受政府補助

缺點:

  • 數量有限,集中於都市地區
  • 營運穩定性視乎企業政策

適合家庭:

  • 雙職家庭,尤其是企業員工
  • 設施在上班地點附近的家長
  • 需要彈性照顧安排的家庭

番外②:延長育兒假期制度:善用制度規劃回歸職場

  • 適用年齡:出生至1歲半,特定情況下可延至2歲
  • 主要對象:暫未獲取託兒服務名額的家庭

優點:

  • 法律保障,雙親均可申請
  • 鼓勵父母共同參與育兒過程

缺點:

  • 雖可領育兒津貼,但整體收入下降,需事先做好財務規劃
  • 職場復職安排需與僱主協調

適合家庭:

  • 在嬰兒期計劃全職照顧的家長
  • 家中有穩定經濟來源支持育兒假期
  • 想讓孩子在家庭環境中成長的家庭

結論

日本的幼兒服務制度種類繁多,無論是以照顧為主的託兒所、強調教育的幼稚園,還是融合兩者功能的綜合型幼兒園,再到保育媽媽及育兒假期制度,均能配合不同家庭的需要。選擇合適的服務前,不妨先考慮以下幾項:

  • 家長的工作時間與支援狀況
  • 孩子的年齡、性格與適應能力
  • 家庭的育兒理念與財政預算
  • 居住地區的可用資源與各入園難易度

善用這些資源,不但能讓孩子在合適環境中健康成長,也能讓家長在育兒與工作之間找到平衡。如有需要,也可考慮結合數種服務,靈活應對不同階段的需要。

🫛豆知識:
豆媽媽曾利用過家庭保母託兒所私立幼稚園家庭保母非常親切,給新人媽媽的我很多專業意見;託兒所照顧全面,令孩子很快習慣團體生活;幼稚園重視教育,孩子有較多機會參與各種特色活動。

不過也遇到以下問題,當時家庭保母因個人理由不得不辭退工作,雖然有新的保母代替,但對方本身已照顧著兩名孩子,而我家孩子也未能即時適應新環境、新朋友,最終要遲到早退來配合。至於使用託兒所的家庭以雙職家庭為主,各家庭的接送時間不同,想認識其他孩子父母,可能只能在家長會(保護者会)或運動會、音樂會上才能碰面。幼稚園較著重家長參與運動會、發表會等校園活動都需要家長積極參與和準備,而且平日需要自備午餐便當,對全職工作的家長可能也會有一定負擔。

雖然如此,但家庭保母教懂了我很多有用的育兒知識,令我獲益良多託兒所有專業導師照顧,令我可以安心上班幼稚園活動的準備過程中認識到很多媽媽朋友,而(個人覺得)我的便當技術也是在這個時候突飛猛進!😅

如您覺得這篇文章實用,歡迎分享予其他有需要的朋友或親人!🙏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