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日媽媽的育兒生活網誌
日本生活

【日本生活】了解「消費期限」與「賞味期限」的分別

無論是即食麵、甜品還是超市小食,包裝上經常見到「消費期限」與「賞味期限」。不少人可能對兩者感到疑惑,誤以為都是「到期日」。事實上,它們分別代表不同的意義,了解清楚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費或誤食,也幫助大家更安心地選擇和保存食品。

 

本文會和你分享:
  • 消費期限 與 賞味期限 的分別
  • 保存上的注意點

了解「消費期限」與「賞味期限」的分別

1. 兩者定義與主要分別

項目 消費期限(Expiration Date) 賞味期限(Best Before)
中文 有效食用期 最佳食用期
含義 表示安全可食用的最後日期 表示品質保持最佳的日期
安全性(過期後) 過了期限後有食品安全風險,應避免食用。 過了期限後短期內一般仍可食用,但品質(如口感或風味)可能下降。
常見食品類型 三文治、壽司、熟食、鮮肉等 餅乾、即食麵、罐頭、乾貨等

🫛豆知識:一般來說,標示消費期限的食品保存期較短,購買後應盡快食用。

2. 例子說明

 

  • 消費期限:麵包標示「消費期限:2025年6月6日」

  

  • 賞味期限:即食麵標示「賞味期限:2025年9月3日」

3. 保存上的注意點

  • 保存方式會影響實際可食用期限:若未依建議冷藏或避光,可能會加速食品變質。
  • 開封後不適用原有食用期:消費期限與賞味期限只適用於未開封狀態,開封後應依照食品本身性質盡快食用。

4. 沒有期限標示的食品

根據日本法規,以下類別食品通常不需要標籤賞味期限:

  • 酒類🍶
  • 冰塊、雪糕🍦
  • 食鹽、糖等

這些食品本身穩定性高或經加工處理,基本不會腐壞。
📚 參考資料
東京都保健醫療局:關於沒有食品期限標示的常見問答

結論:認知食品標籤有保障又環保

理解「消費期限」與「賞味期限」的分別,不但可以幫助我們作出明智選擇,也避免因誤解而浪費仍可食用的食品。賞味期限注重於品質風味,而消費期限則關乎食品安全。購買時可適量接受臨近食用期的商品(如減價促銷),但消費期限應嚴格遵守

不過,無論是哪種期限,都以未開封且按照建議保存為前提。開封後的食品需按實際情況判斷食用時機,避免食安風險。

下次選購日本食品,不妨仔細看看標籤,多一分了解,少一分風險,也更環保實用!

如您覺得這篇文章實用,歡迎分享予其他有需要的朋友或親人!🙏🙏

延伸閱讀推薦: